Category Archives: 创业时代

Bill Campbell

  继续“八卦牛人”系列。此前两篇写的是Michael BurryMax Levchin。这次是刚刚去世的Bill Campbell。

  Bill Campbell是学教育心理学的,最早做过大学橄榄球队的教练。后来进入Apple主管销售。然后加入GO创业团队。关于这段传奇,我去年专门写过Startup: A Silicon Valley Adventure的读后感。经过这段艰难创业,Bill Campbell建立了个人品牌。开始扮演后来广为人知的“硅谷CEO教练”的角色。

  我猜更多人是通过A16Z的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认识Bill Campbell的。他给处在艰难时刻的Ben Horowitz的支持和指导,让人嫉妒。尤其是Horowitz接受他的建议,在公司大规模裁员、分拆的风口浪尖,退掉去纽约的机票,留在办公室勇敢面对团队,“帮别人把东西搬上车”。这是Horowitz在各种场合反复提到的“关键时刻”。

  

  渡过了“关键时刻”,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就诞生了。搜索网络,可以看到更多Bill Campbell帮助企业家解决问题的故事。

  Flipboard的Mike McCue提过,他面临自己最大客户AT&T的威胁,用Bill Campbell的思维工具做出了关键决策:否决卖软件做私有项目的思路,坚持公有云服务的路数。关键的是,经过这次讨论,此前有强烈分歧的管理层达成了一致。

  Zynga的Mark Pincus在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也受Bill Campbell的辅导。他获得的建议主要包括:减少操控细节,改进自己和团队的沟通方式,不再在谈话中压制员工,高管定期讨论公司战略,CEO定期对全团队All Hands……Mark Pincus此时承受巨大压力。很多人劝Bill Campbell不必去帮他,太晚了,可能没用。但Bill Campbell还是去了。

  Google的Larry Page处理狂妄自大的Android之父Andy Rubin,明显是Bill Campbell在幕后推动的。

  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顶着所有管理层和投资人的压力,拒绝把公司卖给Yahoo。这导致了整个管理层全部辞职。Peter Thiel也很不满意。Zuckerberg一直说那是他最艰难的时刻,据说这个阶段他和Bill Campbell定期交流。

  Steve Jobs和Campbell的交流比较隐秘。外界只知道著名的两周一次的散步,不了解内容。Jobs说Campbell会逼他把不成形的思路理清楚。后来由于Campbell也和Google走得很近,Jobs很不满意,就终止了合作。尽管如此,Bill Campbell去世时Apple官方还是表达了哀悼并推迟了新产品的发布。

  不过他的行为也不是没有引起争议过。在2010年Twitter公司激烈的人事动荡中,Bill Campbell扮演了一个凶狠而不忠的角色。当时Ev Williams因为缓慢低效的决策不得人心,即将要丢掉CEO的位置。Dick Costolo是Twitter的COO,很有希望接任CEO。而Bill Campbell并不是Twitter董事会的正式成员,作为所谓的“CEO教练“列席董事会会议。然而Bill Campbell推动董事会解雇了Ev Williams,尽管后者一直很信赖他。戏剧性的是,之后他又试图突然解雇Dick Costolo。Nick Bilton在他的书Hatching Twitter里把这件事捅了出来,引起轩然大波。直到去世之前,Bill Campbell都被记者们反复追问这件事。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说:“又是Bill Campbell,真希望和他聊聊”。经纬的投资人熊飞留言:“KPCB在Soundcloud上的podcast有两期对Bill Campbell采访,推荐”。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听一下这个

GeneDock研发团队的一些方法论

  逼着自己上来写BLOG。最近工作强度非常大,回到家吃完饭洗完碗,真的手指尖都不想动一下。不过工作有进展,人有成长,心情还不错。今天冒着大雨回家,浑身湿透,但是心里一动:“两年前的今天我心情很糟,现在虽然累得像条狗,却很充实,看来这次创业是对了。”

  创业以来,感觉还算顺利。所谓好运气,部分源于GeneDock团队有一套自洽的逻辑。创业和投资说到底拼的是世界观,你对现实世界的某个局部有独特的洞见。这里面有些关于技术产品,有些关于团队管理,有些关于商务销售。

  这篇BLOG再总结一下GeneDock研发的方法论。算是呼应一年前的那篇《思考:如何开发应用平台》,对其做一些补充或再次强调。

一、彻底信仰API

  Alex Iskold说:“API代表公司的业务本质……思考API实际上就是思考公司的未来……”

  绝对赞同,一年多前我在社交网络发过一条对国内一些所谓基因云的吐槽:“不是做个Web页面就有资格叫云计算的。前端若不提供RESTful API、编程语言SDK以及UNIX风格的CLI工具包,后端若没有可拓展的分布式架构、防单点故障的failover机制……就别觍着脸自称云计算了,这只是一个网站而已”。这话似乎刺痛了某些人。

  GeneDock刚刚对外开放了第一批Workflow和Task有关的11个API。欢迎大家试用,这里是API-Reference文档。如果单从Web Service的设计这一点看,我们的产品领先于国内外友商。

二、To B 的产品逻辑:别抖机灵

  To B 产品和 To C 产品有很多业务差异。To B 是给专家甚至专家团队用的软件,本质上在卖你对行业的独特洞见,在卖你的工作哲学。例如,当年SAP的ERP软件最成功,因为他们最理解德国制造的业务逻辑;再如,Salesforce在卖的是销售团队的方法论;而GitHub实际在卖他们对软件工程的理解:Bug管理、版本管理、Code Review……

  另一方面,To B 和To C 其实都是给人用的软件。从设计和研发的方法论来看,并没什么本质区别。GeneDock产品经理何荣惠(在阿里云的时候程序员们昵称“神仙姐姐”)在知乎回答过“to B 的产品经理和 to C 的产品经理有什么差别?”,我觉得写得很好。

  总之。To B 产品,抖机灵没用,保持克制和敬畏。躬身入局,琢磨清楚基因数据传输、存储、分析、应用的所有业务场景。

  我们刚刚上线的企业账号功能,对很多团队都有用。GeneDock官方BLOG对此有描述,推荐大家看一下。

三、坚守软件工程底线

  GeneDock只雇用最好的程序员。好程序员必须能熟练应用软件工程的成功方法论。

  至于什么是好的软件工程,一年前都写过了:“好的软件工程实践,决定了技术团队的层次。Github用的怎么样、Bug管理怎么样、代码审核是否严格、发布升级是否自动化、有没有单元和集成测试……到一个技术团队里呆几个小时,鼻子闻一闻,就知道几斤几两。技术团队如果这些基本功不好,摩擦力会越来越大。”

  不只是提高自己内部生产率,GeneDock还想把数据生产的最佳实践推广到整个行业,成为生物信息行业的GitHub。我们正在优化配置和调试的体验,总结GeneDock生信团队的流程规范。后面会不断放出软件工程培训文档和配套工具,让生物信息程序员们效率更高,更专业,工作更有价值。

GeneDock招收生物信息实习生

  GeneDock每天帮助客户处理TB级别基因组数据。基因数据工程师支撑这个行业最活跃的创新企业设计业务架构方案,使用Docker容器等各种数据技术帮助客户把NGS分析流程迁移到云端。

  我们正在招收生物信息实习生,具体岗位要求请参考 https://www.genedock.com/joinus/ 这里的“生物信息算法工程师”和“基因数据工程师”两个JD。实习工资比照互联网行业平均标准按天计费。要求全职实习至少3个月以上。转正offer可以在面试时一起谈掉,也可以实习期间再谈。

  简历发送到 hr at genedock dot com 。也欢迎推荐人才。老规矩,实习生转正或候选人入职过了试用期,推荐人送iPhone或大疆DJI无人机。

Max Levchin

  继续八卦,这次是Max Levchin。他是Paypal黑帮的关键人物,23岁的CTO,重要性仅次于Elon Musk和Peter Thiel。

  之前在《支付战争》的读后感里提过他。我又去翻了翻Founder at Work,原来第一章就是对Levchin的采访。其他信息来源包括维基百科,以及他在Quora上回答的问题

创业者  支付战争

  Levchin 16岁从乌克兰移民到美国,数学天赋极高。他擅长安全加密算法,所以创立了Fieldlink公司,想做移动设备的安全技术供应商。后来找到Peter Thiel当合伙人和CEO(Levchin只喜欢和聪明人共事,Peter Thiel小时候得过加州数学竞赛第一名)。Levchin对Paypal创业的回忆很少涉及那些著名的运营手段(直接给新客户10美元补贴等),也没怎么提Elon Musk和Peter Thiel之间的宫斗戏(稍微说了说Elon Musk逼研发团队改用Windows,结果导致政变),他讲得最多的是如何对付金融欺诈,这在《支付战争》里几乎没被提到。

  2001年Paypal因为信用卡诈骗每月损失1000万美元,而且比率还在不断上涨。这引起了团队的恐慌。Levchin自己一度有些绝望,然后开始全力应对。最终Paypal开发出一整套防欺诈的工具,称为IGOR。很多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互联网防欺诈手段,都源于那时候Paypal申请的专利。例如现在常用的CAPTCHA技术:多次输入密码错误后,会显示一张只有人类可以识别的图片,要求用户按照图片内容输入验证码,防止黑客利用程序暴力破解密码。

  按照Levchin的说法,竞争对手eMoneyMail就是因为无法控制商业欺诈,损失比率达到惊人的25%,不得不退出。而《支付战争》的作者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Paypal就是业务增长速度正面碾压了eMoneyMail,所以对方放弃了。可能两边都没说错,技术团队和市场团队不同的视角而已。Levchin评价《支付战争》总体还是很有趣的,虽然个别地方错误。

  感觉最近新闻很多的Palantir的技术框架应该就源于IGOR。Palantir是Peter Thiel投资的创业公司,利用金融领域反欺诈的大数据工具,帮助美国政府进行反恐,据说在追杀本拉登的行动上出了力。大名鼎鼎的棱镜监控系统获取的海量元数据,需要有合适的数据技术进行处理。

  Paypal被收购后,Levchin花了很多年创业做Slide,不成功,最后卖给了Google。他又回到最擅长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做了Affirm。他在Quora回答在Paypal积累的经验对Affirm创业有何帮助:“People underestimate the complexity of legacy payment infrastructure. Solid knowledge of that helps a bunch. More broadly, the greatest lesson is always the same: people is what makes or breaks every company.”

  去年他又推出了Glow,一开始还以为是类似“好孕帮”一样的助孕APP,好诡异。仔细一看:”夫妇可在备孕时每月连续往这笔基金内存钱,每月50美元,连存10个月。如果10个月之后Glow还没能帮助你成功受孕,这个基金则会资助你后续的检查和治疗……Levchin把Glow的未来定位为一家健康保险公司。而现阶段要做的就是收集数据、改进算法,帮助更多夫妇成功受孕”。 牛,原来还是玩金融,这智商税太有才。

埃里克·杰克逊的《支付战争》

  《支付战争》精彩的情节可以当小说看,很多卖点:例如作者从传统行业跳槽到互联网创业团队,刚入职时所感受到的一片混乱;例如,现在已成为常识的Growth Hacker运营手段,包括病毒式传播,直接花钱导入流量和用户,注册一个账号送10美元;又如,两个创业团队杀得血流成河,突然戏剧性地宣布合并;再如Paypal和X.com合并后,Elon Musk和Peter Thiel这两位如今红得发紫的牛人之间的激烈斗争,尤其是把Elon Musk赶下台的那次政变……看完这部美利坚商业宫斗戏,你就知道现在中国O2O行业烧钱抢用户然后相杀相爱的这一套,都是原样照搬人家十几年前的玩法。

  不过对我来说,上面这些不算特别来劲。因为Paypal黑帮的故事实在太有名了,大多数所谓“互联网思维”的段落,已经通过各种投资分享、创业宝典、大神博客看过了。

  让我兴奋的内容:

  首先,是David Sacks带领的运营和产品团队在几个关键节点的思考和应对,包括那些因为后续变化并没有执行下去的方案,例如:网络机器人买手计划、主动进军博彩业和色情业的拉斯维加斯战略、针对eBay的“核武器计划”等。Paypal黑帮很多人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校友,这帮人的情商、逻辑和决策能力绝对是最终成功的核心因素。

  其次,是书里若隐若现的技术团队负责人Max Levchin。粗看,这人好像一直埋头忙于关注平台的安全性、防欺诈算法、性能稳定性等基础问题,与一次次激动人心的用户量暴增关系不大。但Paypal和X.com合并之后,Levchin短暂地失去了对技术方向的把控,后端平台就开始出问题,给运营前线拖后腿。最终后端服务是用Unix还是Windows这种纯技术路线的问题,居然导致了技术和产品核心骨干对Musk的反叛。

  最后,是不同组织的企业文化。有意思的是经过了十几年,2015年夏天eBay又把Paypal单独拆分出来。

2016新年快乐

  从2006年开始,每次1月份都会定两三个目标。之后一旦遇到纠结就力保重点,其他事一律让路。翻了翻过去10年元旦左右的BLOG:产品、论文、专利、买房、买车、求婚、生娃、跳槽、旅游、项目、商用、创业……单细胞动物,明取舍断妄念,受益匪浅。

  2015年只定了一个目标,是关于创业和成长的。一年下来,挺困难挺好玩的。感谢周围一圈恨铁不成钢、费心点拨我的朋友师长。忠告听进去了,善意记下来了,方法论还需要更多思考、学习和实践。今年最主要的目标一定还是与此有关,我需要好好琢磨一下。在GeneDock产品还不完美时,很多胆大的天使客户就毅然转向了基因云服务。2016年,要让他们获得与远见相称的收获。

  过去一年,只发了12篇BLOG,只买了34本书,都不到往年的一小半。所以2016年的目标之一是读50本书,并在BLOG和豆瓣上分享读书笔记,哪怕只是只言片语。

  RUDY哥酷爱马拉松一年参加四次正赛并获得奖牌,他总鼓励我尝试参加一次半程马拉松。我还在犹豫。其实想滑更多次雪,新买的单板装备却总没时间用,郁闷!倒是和RUDY哥打了一个赌:如果能B轮成功,我会把头发全部染白,RUDY全部染红(BTW,这个赌局,CEO怂了)。大家给我们作证!

思考:如何开发应用平台

一、开发难度

  和创造单个应用相比,创造应用平台的难度要高一个数量级:

  1. 架构难度:和特定应用不同,应用平台是开放性的,允许别人到系统肚子里自主编程,因此应用平台的用户边界本质上是API。设计一套干净强大、可拓展、安全、完整自洽的API,并在此基础上构建SDK、Console、GUI……是很难的。进一步,为了支撑第三方开发,需要有编程工具链。尽管程序员们都会用编程工具,但即使是计算机系科班出身的程序员,90%也不清楚DSL编译器和IDE的实现原理。

  2. 产品难度:应用平台的产品设计,需要抽象和分解能力。不仅仅满足某个具体用户场景,而是必须把握各种应用开发者在各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这里面除了用户体验、E2E场景、还得注意统一的设计哲学和必要的分寸感。没经验的PD往往忽视谨慎思考和设计,强调快速迭代和重构。对应用平台而言,指望靠蛮力代替深思熟虑,行不通。

二、成长周期

  关于平台何时成熟,存在一些客观规律:

  1. 平台真正“立”起来至少需要4年时间。看那几本回忆Unix、Windows NT、NeXT、AWS初创的书,例如G.Pascal Zachary写的《观止:微软创建NT和未来的夺命狂奔》,这些系统前4年都跌跌撞撞甚至反复重构。

  2. 第2年最容易死。BAT三巨头几乎同时启动自主云平台:阿里的飞天系统、腾讯的台风系统、百度的C++重写Hadoop计划。但腾讯和百度的团队在第2年的时候都挂掉了。事实上,阿里云差不多也在那个阶段经历了惊涛骇浪,只不过运气好,马云这个老板异于常人。

  3. 关键是团队的成熟。阿里云最重要的行业贡献不在于其本身的IaaS业务,而在于那支从零开始把操作系统做出来的技术团队。现在飞天团队很多牛人跳出来创业,如果还是做平台的话,就会知道哪里有坑。

三、方法论

  1. 发布的节奏感非常重要。从阿里云辞职,老上级点拨我:如果只做一件事,就是保持发布节奏。一个里程碑一个里程碑下来,现在是Sprint 18。真是做对了。虽然前面说4年才能成熟,但是不可能有老板真能容忍你4年啥业务也不扛。这就意味着,得向客户和业务团队承诺产出,一旦承诺了就必须说到做到。这还意味着,必须现实主义,收敛战线,降低阶段性期望,为支持业务做些妥协。衡量一个技术团队的基本标准,就是持续交付能力。

(Intel曾经遇到过困境,CPU浮点运算部件有错误,不得不召回,AMD弯道超车抢先推出多核CPU。可惜AMD无法保证稳定交付,结果又坐失良机。再往前,摩尔定律其实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而是Intel的明确战略,给客户承诺的交付节奏,给自己团队戴的紧箍咒。在撞到纳米墙之前几十年,Intel一直说到做到)

  2. 时刻关注平台架构。保持低耦合高内聚,保持模块之间的正交。否则越往后越痛苦。尤其是客户业务接进来之后,如果边界不清晰,到处插管子,就死定了。要理解著名的Conway’s Law: A design reflects the struc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that produced it。这条定律的意思是:什么样的团队组织结构,最终就会开发出一模一样的软件架构。如果有四个小组合作开发编译器,系统最终一定会长成一个四阶段编译器。所以大型软件组织内,在重构系统之前往往先reorg团队。

  3. 好的软件工程实践,决定了技术团队的层次。Github用的怎么样、Bug管理怎么样、代码审核是否严格、发布升级是否自动化、有没有单元和集成测试……到一个技术团队里呆几个小时,鼻子闻一闻,就知道几斤几两。技术团队如果这些基本功不好,摩擦力会越来越大。

  4. 问题是什么,永远比解决方案更重要。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拿着个锤头,眼里看来满世界的问题都是钉子。必须花很多时间深入思考:客户有什么问题?我们能带来什么改变?逐渐建立对这个领域的独特洞见。

(仔细读了读巴菲特创业最初10年的信。他先建立了自己的独特benchmark,然后把投资对象分为4类,每类有不同的触发条件和行动。)

  5. 找到issue优先级明确roadmap才能减少焦虑。能砍事儿的才是合格的产品经理。做了太多客户不需要的事,团队总是加班,这是管理债,是耻辱,不是骄傲。

(讲到这里,顺便贴一篇两年前给pFind组的回信,最近Boss H又翻出来抄送给pFind团队)

  我已经离开pFind很长时间了,不了解细节。说错了大家拍砖。憋了好久,没憋住,因为pFind始终是我的产品。

  所谓战略,是明确不做那些“比较对的事”,只做一两件“非常对”的事情,壮士断腕才能做好产品,好产品才有资格进一步谈平台化和生态系统。

  客户需要精确的结果,客户需要飞快的速度,客户需要傻瓜式的安装和参数配置,客户需要全流程解决方案,客户需要在平台第三方开发的API和SDK,客户需要易用的界面、配图和表格……不从前面这些需求里砍掉90%,集中精力把剩下的一两项做到全世界第一,就没意义。

  不如每个人列两个单子:你认为pFind最该做的事,最该放弃的事。别写很多所有人都同意的真理,信息熵为0。如果为了防止互相影响,就单独发给BOSS H汇总。

  恕我直言,所有界面类的开发工作,pFind组都很不擅长,做得很苦、做得很烂。我们这些人离顶级UED差得太远,也未必有热情追求用户体验的卓越。也许更应该集中做算法、做流程框架、设计数据接口和API、向外界开发者提供API和SDK(这里的API也许是本地的,也许是Web Service)。至于界面也不是彻底不做,现有界面可以重构到前面说的API和SDK上去(以便吃自己的狗食,验证API、SDK的设计合理性)然后再开源出去。

四、BD和运营团队

  传统背景的业务人员面临挑战。因为他们要花一些时间才能意识到:推销的是通用平台,而不再是某种具体应用。

  1. toB销售,又面对专业技术话题,业务团队需要配备得力的业务架构师(BA)帮助技术交流,给解决方案。

  2. 找来了很多客户,仔细聊下来,有一半其实是需要Word(应用),而不是Windows和VC++(平台)。早期应该组建专门的技术小组,自己扑上去帮客户开发应用,也算吃自己的狗粮。后期再逐渐找外包商和集成商。CEO说,友盟的前70个客户,都是友盟自己的程序员扑上去帮他们写APP。

  3. 平台是前所未有的东西,是改变现状的创新。所以业务团队的目标不是销售数字,而是尽快立起标杆客户。

  4. 业务团队需要了解技术团队的发布节奏。知道有“水面以下”工作量存在,例如产品架构设计,例如重构偿还技术债。这些最终会影响到技术团队的持续交付能力。

  5. 业务团队有权要求更多后方的火力支援,理直气壮扯着产品经理的耳朵大喊客户需求,明确业务优先级,并监督技术团队的产出。

  6. 最终,其实和技术团队一样,业务团队最大的挑战还是学习能力,建立独特的思考模型。

GeneDock成立一周年了

  今天是GeneDock成立一周年。一大早,在外出差的厦戎就发了一封邮件出来。我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一起建设一家员工喜爱,客户信任,行业尊重的好公司。”

  后来RUDY哥又发了一篇博客《做一只努力的梯子》,感觉特别符合当下的心境。“做钉子的做一只坚韧的钉子,做踏板的做一只不打滑的踏板。”

  搜索了一下,找到去年刚开始时发的一篇微博

  回到家,女儿跑过来,给了一个认真的拥抱。

  跳出懒惰、恐惧、自负、自怨自艾……专注起来,做一个快乐、靠谱、勤勉的创业大叔。

GeneDock刘畅将在PyCon China 2015做报告

  人生苦短,我用python。但用python最人痛苦的事情有二件,一个是编码问题,另一个则是import不了包。9月19日,GeneDock团队的刘畅大神应邀在PyCon China 2015大会上做技术分享,题目是:python的module机制与最佳实践。

  畅爷这次报告将详细讨论python的包管理机制,python如何引用包,PYTHONPATH是怎么回事,sys.path与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py3把py2的包引入机制彻底废弃。py3的absolute import又是怎么回事。还会给出关于python项目目录的最佳实践,避免各种引用的问题。

  刘畅,曾就职于微软与阿里云,现在是我们GeneDock创业团队的一员。他的博客地址是:http://lcblog.sinaapp.com/

成长和决策

  创业以后就变得紧张,有时候睡不着觉,没有心情更新博客。其实工作量还好,GDers大都是出色的工程师,团队也采用了成熟的软件工程,尽管工作强度很大,却不太加班。

  紧张是为个人能力不足而焦虑。真刀真枪开始创业,挽起袖子一个个PK问题,以前养成的粗心和懒惰的坏毛病就跳出来了:竞品调研不深入,代码review不仔细,琐碎管理没耐心、文档和邮件拖延症、人际交流疏忽大意……运气好,合伙人和团队都是顶尖的,同伴互相帮忙扛了很多事。但是团队在进步,跟不上,你自己就是瓶颈。

  刚去德国休假调整了一下,静下来仔细想了想。接下来得更勤勉努力,也需要更有效的沟通。关键是执行!关键是执行!关键是执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希望自己还能不断成长。在BLOG这里把当下的心情记录一下,日后印证。

  放几张德意志博物馆的照片,这里被称为“工程师的卢浮宫”。

  再聊聊决策。

  上周去计算所参加了一次创业沙龙。做了一点分享。除了介绍我们的产品,还聊了聊创业本身,尤其是关于决策,内容整理如下:

  1. 无论做什么事,关键都是决策和执行。
  2. 所谓高效的决策,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凭借有限的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这里面有很多重大选择,短期看无所谓好坏,然而涉及长远目标的取舍。
  3. 时间信息有限的情况下,要是没有一套自己现成的逻辑,就成了赌博,决策质量不会太高。
  4. 逻辑或者说方法论,源于系统化的阅读、交流、试验、学习和思考。
  5. 诺贝尔获得者那本《思维,快和慢》讲的就是这件事:人类的大脑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逻辑思维,很慢很费能量,但能应对复杂场景;还有一种是感性直觉,很快,但几乎是最原始的神经反射。系统很懒,总是不自觉地就切换到“省电模式”去了。而且关键时刻,在压力和情绪作用下很难静下心思考,往往是直觉占上风。正确的直觉并非天生,源自大量的自我训练和经验积累。
  6. 搜索引擎有离线和在线两套系统,离线系统很慢,但是负责抓取全网的数据,build索引。而真正查询过来了,在线系统直接查找索引,几句if else if else就快速返回答案。
  7. 平时对一个主题不涉猎没概念,没有构建牛B的索引,事到临头指望灵光一现,往往会进退失据。所谓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我在团队招聘时感触很深,很多人真的不懂创业,同时也没想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想要什么。
  8. 在创业这件事上,很多朋友很有热情,但表达出来的逻辑很浅:迭代改进、不怕失败和挫折、独特的点子、找用户体验的痛点、点灯熬油加班拼搏……总之,基本来自网上鸡汤段子和《乔布斯传》的片段,却缺少详尽的调查和学习、深入独立的思考、清晰的自我认识、与众不同的洞见、以及细节上的取舍决策。
  9. 指望用蛮力代替深思熟虑,这不靠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精力集中在长远目标上,把自己训练成领域专家。
  10. 我选择厦戎这个老大,就是因为他的决策质量非常高。

  叭叭呜的知乎专栏最近有一篇文章,讲述了Segway公司早期和乔布斯的交流。 即使交流对象是乔神这样的偶像,没有独立思考和逻辑,被对方洗脑,也是很危险的。Segway这件事里,即使乔布斯说得全对,他们也许还是应该咬着牙继续坚持原有节奏。而不是丧失信心推迟发布计划,甚至要“做出一款让乔布斯尿裤子的产品再发布”(注意,连语言表达方式都被乔布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