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May 2005

《鲍街男孩》

  最近看了意大利的电影《鲍街男孩》,感觉很喜欢。

  游戏很天真,但孩子对荣誉和忠诚的理解,恐怕会让很多人思考。虽然发生的一切都没被大人们注意过,都将随着木材场拆除而成为记忆。但或许也可以 反过来说,电影里的大人们仅仅是孩子世界的陪衬和对比。故事最后奈玛赛克死去有点出人意料,电影的气氛也突然变得沉重。所有人,包括观众一起体会了生命的 含义。

  除了11岁的小个子“一等兵”奈玛赛克,两个孩子帮会的领袖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冷静、大度、正义感、勇气和责任心,以及因此得到的拥护,用“帅”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还有不少细节,比如父母对孩子的爱,都让人感动。这是部好电影,区别于好莱坞大片肤浅的视觉刺激,让人思考和回味的欧洲电影。想想吕克·贝松的转变,和《十面埋伏》……市场是现实的。

交通堵塞和潜水泵

  昨晚下大雨,早上果然大堵塞,海淀桥、中关村、上地一线彻底瘫痪,上班族浩浩荡荡步行前进。已经多次出现下雨导致市政设施瘫痪,难道就想不到购买防水设施?

  去年暴雨导致立交桥水泵失灵,涵洞被淹,连大公共都被没顶。据说不用潜水泵的原因是便宜,占地面积小,所以国家拨款(购买和修建泵站)就会少。

  很多媒体习惯一遇到交通问题,就怪私家车。国内情况不同,即使北京这样拥有两百万私家车的城市,政府用车还是比私家车多。高收入阶层的确对交通恶化有责任,但不负主要责任。

  交通不仅是工程技术问题,明确问责后,非典都能迅速扑灭,何况每年预算几百亿的项目。

王蒙的讲座

  昨天《凤凰大讲堂》,王蒙做了题目为《文学的挑战与和解》的讲座。条理清楚,举证充分有力,语言里有一种老人才有的智慧和幽默,让听众佩服,不时有默契的笑声。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我喜欢的小说,王蒙没多讲,强调如何看其中的“和解”。

  通过写作转移痛苦是作家常有的心态。“歌德本人生活很幸福,社会地位不错,长寿,健康等等……一帮傻小子看了,却模仿维特去自杀……”,这并不夸张,当时《维特》受到指责的原因之一就是有青年模仿维特自杀。

  我相信作者本人并没有料到,也不希望小说竟然能“成功”到导致悲剧的地步。一个人自杀的缘由也绝对 不是看了一本书可解释的。正因为作品的震撼性,发人深思,才显示出它的伟大。

丧钟为谁而鸣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说过这个意思: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但这个想法我觉得陌生,我就盼着别人倒霉。五十多年前,有个德国的新教牧师说:起初,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后来,他们抓犹太人,我不说话, 因为我是亚利安人。后来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人能为我说话了。

——王小波

《孔雀》

  看《孔雀》感觉受震撼。不少细节,例如砸煤球那一段,激发起童年回忆。实际上我们也仅算是故事里叙述年代的旁观者,更大的那一代才是主人公。虽然大段情节描述失望和遗憾,但这并不是一部绝望的电影。其中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小小的幽默,例如老大相亲的不打不相识,最后借钱端出来的一箱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