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December 2013

Page One书店和格雷厄姆·格林

  总算到周末了,睡得不醒人事。周六一直睡到早上10点,创了今年的记录。

  起来以后开车带一家人出去玩。上一篇BLOG刚抱怨望京附近找不到好书店,今天在颐堤港看到一家Page One很不错。环境、服务、选书都很有品位。以后可以多带女儿去逛。

IMG_Ali_00179

  买了格雷厄姆·格林的《权力与荣耀》,村上春树的《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北岛的《蓝房子》

权力与荣耀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  蓝房子

  格雷厄姆·格林的书都比较压抑,不适合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不过他本人很有趣。他同时又是正牌的英国军情六处间谍。还曾经在非洲当过著名双重间谍金·菲尔比的下属。格雷厄姆晚年的作品《尼斯的黑暗面》揭露了尼斯市的腐败,因此惹上官司并败诉,最终抑郁而死。在他死后三年,尼斯市雅克·梅德桑前市长因腐败和其他罪名被逮捕。

  至于为什么格雷厄姆·格林被提名了那么多次诺贝尔文学奖,却始终未曾获奖?,我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段有趣的回答

  格雷厄姆·格林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可以分两个阶段看:1968年前和1968年后。

  1968年前他被提名过几次,但都没有拿到,原因不外乎几种:他过于流行招致偏见、当年有和他同样够格的人选,或者运气不佳。比如1967年,格林和奥登竟然齐齐输给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奥登难道不够格么,而且他更穷,又去找谁哭?

  1968年之后,人为因素多一点,这一年Artur Lundkvist当选瑞典学院院士,他是著名的格林黑,以及天主教黑,我们知道格林是天主教徒……

  他说,格林那么畅销,奖金给他没意义。他还说,格林要想拿奖,除非从他尸体上跨过去。

  前面那句话有记录,后面那句话是别人爆料的,半信半疑吧。

  不过他的确在和格林拼寿命。格林是1991年4月去世,Lundkvist熬到了当年的12月才去世,真是在用生命捍卫偏见啊!

  Artur Lundkvist还喷过威廉·戈尔丁,喷过亚洲文学。在文学问题上,本来就不存在绝对的不偏不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

列书单2013.12.14

  最近ODPS临近对外开放,一周里好几次都会忙到半夜2点。BLOG就只好停一停。抱歉。

  今天稍微放松一点,听douban FM。搬家期间不得不处理掉了157公斤的书,有一段时间不怎么买纸质书,在豆瓣阅读上买了不少电子书看。也许我是老古董,也许是我的云手机该换了,憋死。于是这两个月报复性买了不少纸质书,今天列一列。

  说到买书,望京还没找到像样的好书店。路过一家新华书店,管理混乱,电脑上查到书架上却找不到,店员表情冷漠目光呆滞。书店里的气氛就像坟场,让人很不愉快。很多人说实体书店会被网上书店杀死,这可不一定。当年大家都说电影院会被VCD杀死,部分说对了,那些设备陈旧环境脏乱的影院都死了,但环境好服务好的影院发展起来,赚了很多钱。人们花钱买的其实未必只是一场电影或一本书籍,也许是一种服务和体验,是一个可以带着女朋友去消磨几个小时的漂亮舒适的消费场所。要说这个,中关村那边的好书店比望京多,尤其那些养着猫、可以喝咖啡的特色小书店。写到这里搜索了一下,2008年在BLOG贴过这些漂亮书店的照片

  言归正传。买了王强的《螳螂》,威廉吉布森和布鲁斯斯特林的《差分机》,村上春树的《没有颜色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柯云路的《新星》,阿瑟克拉克的《神的九十亿个名字》,杰克卡希尔的《教皇与银行家》,鲁奇尔夏尔马的《一炮走红的国家》,顾森的《思考的乐趣:Matrix67数学笔记》,特纳西尔弗的《信号与噪声》,Peter HarringTon的《机器学习实战》,Haralambos的《智能Web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