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ly 2006

海底捞、乌鲁木齐和Bloglines水管工

  中午吃了一顿海底捞,不错。

  晚饭在阿竹蛋吃,然后去第三波,老妈买了周汝昌的《永字八法》和一本讲食疗的《津津有味谭》。我买了一本《世界征服者史》,一直觉得不应该只关注西方的东西,所以看点阿拉伯经典著作。翻了翻初步印象是,历史上的阿拉伯文明曾比同时代的中国和欧洲视野更广,并不偏执。

  明天去乌鲁木齐出差,上网条件如何还不清楚,所以就下周再见吧。

  Bloglines又派出他们的水管工了

链接收藏.2006.07.28

Software Development

Web2.0 & IT Setups

Reading & News

累趴下,房子到手了

  早上6:00爬起来,先到德胜门坐345快车,下车后又坐人力车,8:00终于到达昌平建委。9:00见到了传说中的房产证。9:30开始办手续,又交上去作抵押登记,外头开始下雨。11:30回到海淀。

  回来一问,dq把肽序列质量索引的Bug搞清了。重新编译,在以前挑出来的1024张Q_TOF质谱上测试,只有9张没检测出来。忙不迭给领导发邮件通报进度,嘿嘿。

  两个心头大患了解了,明天就能安心一点。

  几天没看新闻,上网一点,“二手房个人所得税8月1日起全面征收”。朋友MSN Messenger过来一个“胜利大逃亡!”。不,不是我,是卖家。现在每天一觉醒来,就欠银行好多钱,哪里能逃。眼看上半年经济过热刹不住,央行继续加息就在眼前……

单向街也在打折

  上午去圆明园单向街书店,我买了本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老妈买的是黄裳的《珠还记幸》。正看书时,下起雨来了,窗外碎石地面滴滴答答溅起水珠。

  店里有只大猫,毛皮滑猾的,懒洋洋地爬在书堆上。看样子买书的顾客都对它很好,这家伙一点都不怕人,大大方方跨过你膝盖上打开的书,团在旁边打盹儿。

  下午去阿竹蛋吃饭,又去第三波书店扫荡。老妈买了《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和《后现代思想的数学根源》。

  第三极的开张不止影响到了中关村图书大厦和海淀图书城,单向街和第三波都在打折。

从Bloglines到Google Reader

  昨天又从Bloglines转回到Google Reader。Bloglines搞丢了我的RSS种子,甚至重新加都加不了。

  Google Reader推出时,我正在选RSS阅读器,试用过几周。那时它的易用性并不好,很多BUG。加上Google被封的频率高,我又不适应标签方式,更习惯传统的树状结构,所以最终选了Bloglines。

  其实就算现在,Google Reader还是有不少缺陷的,比如不能使用中文标签。若不是Bloglines让人失望,谁也不会自找麻烦折腾来折腾去。

  花了不少时间对付OPML编码兼容问题,然后添加标签。总算搞完了,点进阅读列表一看,待读列表的第一篇居然就是keso的东拉西扯:放弃Bloglines,真神。

  估计要并用一段时间,把Bloglines作为Google被封后的备用。

确定BUG位置

  前些天着急上火,因为pFind的肽序列质量误差过大的BUG总也排除不了。今天总算逮住了。导致质量计算不准的是数据索引模块,而且仅仅是修饰的索引才出现BUG。老版本遗留问题。真折腾。同时松口气,BUG定位后就好改了。

  有关质量误差的其他细节今天也都改完了。不由高兴起来,明天去实验室加班。昨天会上好大压力。阿弥陀佛,我得把《最后期限》再看一遍。

  上周开始重新浏览Distributed Programming with Ice,目前在精读The Ice Run Time in Detail一章。刚写了个HelloWord代码。上网一看,ICE 3.1.0又发布了,乖乖,好快的推出速度。

本周收藏.2006.07.20

列书单.2006.7.16

  中关村图书大厦全场打折,冲去买了二百多块钱的书。

  老妈又买了一套《三希堂法贴》,嫌原来那套不够清楚。

  俺拿了一本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gramming Using C++,作者是Cameron Hughes和Tracey Hughes,盯了好久没舍得买的。

  另外还替刚刚三岁的小侄女菁菁买了十六本幼儿读物,一本《开发左脑》,一本《开发右脑》,剩下的都是图画故事:《孔融让梨》、《东郭先生》、《皇帝新衣》、《龟兔赛跑》、《乌鸦喝水》……

搞生物的人

  下午去军事医学科学院考察他们的集群硬件环境。IBM的刀片服务器,16个节点,每个节点2个CPU,2G内存,还有几十T的磁盘。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后,他们开始参与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俺们算法的直接客户。

  无论Sequest还是Mascot,集群架构其实都差不多。

  国内生物实验室的高通量质谱仪越来越多,有的一天得出的实验结果数据就好几十G,所以就需要与此向适应的处理鉴定能力。和生物仪器比起来,集群硬件和鉴定软件的价格对生物学家不算最大的投资。

  生物信息学术会议上,一多半都是华人,我们与领域前沿的交流频繁程度并不逊色于任何人。开发自主的生物信息软件,科研实力并不是问题。在价格和服务反应上,相信本土开发者会更有优势。要说差距,也许就得在工程能力和科研成果孵化上考虑了。

轮滑和波波的论文

  下午收拾工位准备搬回计算所。挖出N多古董。例如一叠小纸片,都记不清啥时候写的了。

  有张这么写的:“我想要新的黑色高筒双排轮滑鞋,还有护具和换轮子的扳手;要木地板,一个人滑……”

  还有一张:“要买像山一样多的书,房间里都堆不下,回家就躺下看;还要没噪音的灯和电器……”

  波波投IEEE Trans. on SMC的牛文章被录用为regular paper,而且最近也买了房。这下大事通通解决,就等女友从英国回来了。以前常找波波去轮滑,这个家伙跳台阶和草地可帅了。这下搬回来,有机会再去玩。

  最近看了《疯狂的石头》,可以参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