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05

龙芯的“位置”

  龙芯的设计师预言过,他们将来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而且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前两天AMD把32位X86 CPU技术转让给北大,虽然这对政府或者整个国内业界可能是件好事,可对龙芯就未必了。

  四环边上AMD和Intel巨大的牌子摆在一块。AMD大中华总部在融科中心C座,Intel中国研究中心在A座,中间夹着低矮的计算所主楼。

里程碑、系统分析、提问和倾听

  士气很高,可能因为pFind开发进度顺利吧。算法层的单元测试案例完成后,就可以放心把各个模块留给博士们独立开发了。开始画应用层SDK的业务流程。周四下午拖着别人开会。傻乎乎的外行问题、写写擦擦的白板、乱七八糟的稿纸。周五整天都在修改Visio图。每30分钟拿着修改稿跑去访问(或者说骚扰更合适)一圈,好累,总算把系统业务流程严谨地定义到白纸黑字上了。下周被其他项目拖住的工程师也能过来了,要启动新的里程碑了,嘿嘿。

  交流真是一种技能。很多时候,你以为懂了,达成一致了,其实没有。必须把细节清楚列在纸上,拿给人家看,被认同,这才算数。

  例子太多了。比如我找几个博士聊过很多次后,仍然以为蛋白质片段匹配的误差分析,是各种质谱类型对应不同的统计图;直到在业务流程上写注释,才意识到可能有误解。跑去一问,原来所有质谱都应该提供多种误差分析工具,只不过生物学家针对每种质谱类型有不同侧重。实际上,调查对象已经多次明显表达出这个意思了,但我的耳朵一直在按软件工程师的思路去听。系统分析像是深入陌生的专业领域签合同,应该始终提醒自己,与领域专家的交流要虚心,提问要细致再细致,总结文档要明确再明确。

  BTW:老板原则很“完美”,不仅要求牛paper,还要实现真正可用的商业级系统。纸上漂亮的模型遇到实际数据不一定管用,实验室的博士生真比别处辛苦。

搞定了两个模块

  昨晚十点多回来,酒有些晕,睡不踏实,挣扎起来继续调程序。凌晨两点,两个多肽质谱预处理模块的CppUnit测试案例都正常通过了,哈哈,绿色进度条特别顺眼。

  需求沟通、接口规范文档、体系重构方案、老版本代码review、人力进度协调、双人编程和单元测试……其实到昨天为止,我并不像表现的那么有把握。这两个模块的完成证实了开发方案的可行性,下一步就很有信心了。

项目管理

  管理中什么最重要?是那些甘特图,那些文档模版,那些例会制度,那些考勤吗?

  人,只有人,项目管理的唯一内容:怎样面试,怎样确定角色,怎样管理需求,怎样识别风险,怎样争夺资源,怎样交流,怎样激励,怎样授权,甚至怎样写邮件……

  匆忙从Engineer提拔到PM的可怜虫,一遍又一遍重复的错误,一个又一个焦油坑……

  在Amazon软件开发图书排行里发现了Software Project Survival Guide。97年出版的老书,名气一直不大,我那本还是从打折旧书堆里翻来的,没想到如今又能成为畅销书。

迷笛音乐节

  连续四天,附近的海淀公园举办MIDI 2005。远远听到架子鼓和欢呼,mm就开始掉口水,我也很想去听听。今晚最后一天,去玩了两小时刚回来。

  主会场人山人海,前后左右很多老外,半天才挤到前排,重金属节奏在胸腔共振。对比“废墟”乐队,挪威的BLISTER给人印象更深一些,不过那段与古筝的合奏有点奇怪。

  玩得开心,只是不再像小时候那么狂热了,(高考前一个月,连续听了“唐朝”和“黑豹”,后一场没钱买票,和三个不认识的女孩子推倒武警叔叔冲进场去的)。似乎更喜欢外围草地上的气氛:露营的摇滚青年,格瓦拉T恤,蜡烛,莫西干发型,吉他,啤酒还有各种行为艺术。

Joel On Software

  昨天去海淀图书城买到一本Joel On Software,果然不错。

  刚从架子上抽出来的时候,还以为这仅仅就是项目管理方面的书。的确,开头几节就是著名的Joel 12条。我就在用这个方法对各课题组进行评价。

  跳到后面,随机浏览了几节,才发现涉及范围很广,甚至包括产品市场策略和商业模式。“向后兼容”、“Windows API”、“.net SDK”、“Web应用程序”,这都是技术概念,和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又有什么联系呢?最后几章的论述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