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少数脑残骂医护人员。因为上次GeneDock创业,半个朋友圈都是医药行业的同学。大家可能因为暴民的言论有点伤心。我写了首打油诗:“世上本来疾苦聒,医护就该赚很多。三年抗疫匆匆过,犹记当年武汉么?”
大家辛苦了,感谢守护十几亿人安然渡过瘟疫肆虐。还有最后余波,希望各位保重身体,加油!
网上少数脑残骂医护人员。因为上次GeneDock创业,半个朋友圈都是医药行业的同学。大家可能因为暴民的言论有点伤心。我写了首打油诗:“世上本来疾苦聒,医护就该赚很多。三年抗疫匆匆过,犹记当年武汉么?”
大家辛苦了,感谢守护十几亿人安然渡过瘟疫肆虐。还有最后余波,希望各位保重身体,加油!
世界上第一个做人类基因编辑的科学家贺建奎,今年该出狱了。这也意味着,被他修改过基因的那批孩子,今年3岁了。理论上,这批孩子删除了CCR5基因不会得艾滋病。但实际效果,包括CRISPR技术不完善导致的潜在风险,只能等他们长大后再观察。
我认为,技术上只要能做到,人类社会最终一定会突破伦理和法律限制开始使用这项技术。
Boss T推荐我读The Code Breaker,讲述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Jennifer Douda及张峰两大阵营的竞争及基因编辑伦理问题。
2018年10月pFind组实现的新一代开放式搜索算法Open-pFind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在知乎上看到hchi的一篇文字《十年磨一剑,Open-pFind是如何炼成的》。勾起好多回忆。推荐一下。
下面这篇视频是Ray Dalio接受采访,和记者讨论欠两万亿债的恒大是不是中国的雷曼兄弟。他在一年内明显衰老。看起来儿子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希望这位对中国相对友好的老人能挺住。Ray Dalio 说:“中国是一个战略游戏——你不可能突然进入或者退出。”
有人问我,怎么每次选点都能那么准。我觉得主要是命好,或者是自己有眼光能找得到命好的人去跟随,最后感谢党和政府。正经点说,“如果火箭上有个位置,你要做的是赶紧跳上去,而不是计较位置好坏。”这句话是对的。
奇点云几个月内完成了B1和B2轮好几亿的融资,对比今年的经济大环境,你以为投资人傻吗?最近大量招聘,观察各种人不同的决策过程,选择加入或不加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2020的奇点云这个公司是一个有点神奇的故事。很高兴我个人和这个故事有点关系。唯一点“遗憾”是:我本来真是下定决心共克时艰来的,居然没赶上!从我进来那个月开始,业务已经触底反弹,然后就一路在猛涨。
加入奇点云这段时间是我职业生涯里最忙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弄到晚上23点才回家。前两天想,像我这么懒散的人,居然把自己弄成了工作狂的人设,似乎哪里不对。
以前在聚道创业时,清林教会我很多管理上的事。比如他建议我,无论多忙,每周安排半天时间,找茶馆咖啡开个包厢,静下来独处,读书,把真正重要的大事理一理。最近在反思,不该拿忙当借口,试图用行动上的勤勉掩盖思考上的懒惰。
CEO也说我太紧张不够松弛。想了一下自己为啥不快乐。因为耗费大量精力在做哈代所谓的“二等脑子”才做的事。接下来要开始动手调整团队,招聘P7,培养年轻人,筛选考核中层,构建班委。总之,计划用半年时间,把事情交出去,把SOP定好,把自己空出来。
2020年,我们一起目睹了很多剧烈变化。除了疫情。地球上第一次出现钢产量突破十亿吨的国家。中国从2014年开始,每年生产的水泥,是美国10年以上的产量。
前两天看到统计顶级富豪(TOP300),属狗的比例大幅度低于其他属相。中国和外国都如此。这是什么道理?另外,都说羊命苦,但富豪里属羊的比例相当高。乔布斯、比尔盖茨都属羊。《魔鬼经济学》里面提到的1955现象应该是真的。马云、雷军、马化腾那批人是中国第一个“1955”。
大多数人没考虑过中国的“1955现象”与美国有啥不同。我们是超高速演进,或者干脆N次浪潮重叠。做成大事的机会窗口远远没有关闭。很多人现在回忆起20年前,后悔没没买房,后悔没加入互联网行业……其实就在此时此刻,他们也不知道该干啥,若干年后,他们还会后悔。
逻辑其实挺明确的,从小黄车破产开始,大量烧钱铺分店扩张规模的toC时代结束了。需要精益操作,减少成本,增加效率。只要进入追求效率的阶段,toB的时代就终于到来了。但是toB也分很多行业和种类:你是做服务,还是做产品。做服务,卖人头外包,还是高端咨询?做toB产品更难,不像toC的敏捷迭代,需要长远布局,持续很多年惊人的投入,但是做成了就特别牛B,华为和芯片的故事让全国人民都懂这个道理了。
像我这样做了20年toB产品的人,等了二十年,终于等到自己的时代了。我都以为等不到了。
到杭州创业,就过上了没日没夜的战斗生活。这两天病了,有空上BLOG记录一下。
5月,确定了产品的roadmap。
发了下面这张照片,是范库弗峰造船厂在批量建造航空母舰。1942年,他们从罗斯福总统手里拿到建造50艘航母的订单。用了一年多就全部下水完成。美国鼎盛时期的工业制造和项目管理能力真是惊人。
7月,第一个里程碑到达。这时候我在大量面试。开心,估计明年开始就有00后来面试找工作了。是00后会替我报仇。我终于可以和团队里的90后说,你们也老了。国内经济恢复的势头好猛。别人不说,我们这个小创业公司在疯狂加班,天天愁招人。
8月6日,又一个里程碑到达。事情开始上轨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给自己点个赞。
读历史的时候发现,东晋时期天师教盛行。天师教的logo类似“之”字,因此大量教徒名字里加“之”,例如:王羲之、王献之、王凝之、陈庆之、陈牢之、顾恺之、祖冲之、裴松之等。
下面这张照片,是那时候加完班半夜在公司院子里拍的。
9月,连续2个里程碑。呼兰段子里说,产品经理和程序员的关系,就像唐僧和孙悟空。想想还真贴切。不过我这种写过十年C++,用来赚过钱的编程语言17种的唐僧,更让孙悟空恨的牙痒。27日里程碑发布那天,发了一条冯唐的诗:“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10月,开始疲惫,开始出状况,放松对团队的压力。保护节奏感。
读历史,楚国这个国家很有个性,很好玩。比如这个: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楚国祖先血统高贵,是祝融后裔,是周文王的火师,也就是大祭司。只是被周王室黑了,发配到边疆,还被降级到周边蛮夷级别。所以他们总有怨气,说话很冲。史书上全是这种中二表达。包括最后的一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自从加入云从科技担任AI平台中心的产品总监。有大半年没怎么写正经文字。
接下来会有些变化,我也会勤勉一点多写BLOG。感谢持续关注和督促我的读者。
今年就是狂出差、狂加班,偶尔出去和朋友聚会。下面是好几次酒局回来出租车上,在手机上记的一些不成体系的思绪(有些可能源于别人向我复述的文章):
说到底,做金融风控的乙方,客户对你的期望是:名校数学专业科班出身,博士学位是在美国读的,在Capital One干过几年,回国后在阿里金融风控见过世界最大的金融大数据场景……
少年公司心无芥蒂百无禁忌……再过十年就是一个中年公司,盘根错节,一堆know how,满脑子都是SOP,开始靠钱包说话……再过十年就是一个大平台,被新来的人挑战,成天想的都是防守和抄袭……
听他们分享最近读的好书。很多人一年大概读30到40本。突然意识到,自从三年前完成“一年50本并在BLOG分享读书笔记”的FLAG之后,读书量大幅度下降。今年打着加班的旗号,不读书,不思考,不写文字,其实是在偷懒。也罢,今年是gap year嘛。
喜欢跟那些”自得其乐,兴致勃勃“的人相处:沉迷于旅游,沉迷于社交,沉迷于摄影,沉迷于马拉松,沉迷于创业,沉迷于代码,沉迷于销售……
前一阶段CEO对我所在部门进行了调整,剥离了短期业务,剩下的人被明确赋予了一个长期目标。这个目标实现难度很大,但战略上对公司非常重要。
我很同意“教育家模型”这一课的一句话:“管理长期任务的挑战是,时间会稀释你的目标感。”此前我们部门的目标感的确有点模糊。某种意义上,这次组织调整,就是公司高层在用最直接的行动点一下。因此组织调整后,重点如下:
1. 把精力放在统一目标上:
通过All hands和头脑风暴等形式,统一团队共识,让每个人都弄明白这个部门的使命和路线图。我们并不是要求大家像阅兵方阵一样机械统一,相反,希望一线同学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更高效合理的决策,只要每个人清楚目标和底线在哪里,不南辕北辙。
进一步也花了很多时间和其他部门沟通。总之,把目标昭告天下,争取所有人的知晓和配合。
2. 用持续行动维护信用
我们定下规矩,每两周,副总裁和总监们都要深度讨论和复盘一次。有时候会上吵的很凶,但最终,做了不少“艰难但正确”的决策。
例如,决定向另一个团队让出一块成熟而容易出绩效的业务。因为这个产品与我们的战略目标关系不大,应该把人手撤回来,保证核心战场的“范弗里特弹药量”。
这个行动清楚告诉所有人:“我们是认真的”。一线同学的注意力变得集中;与“礼让跑道”的兄弟部门之间,边界更清楚,信任感更强,他们经常主动为我们提供各种关键的火力支援。
总之,从我的实际体会来看。拥有一个长期目标,虽然一时会面临更复杂困难的局面,但处理好的话,这个目标本身就会变成一面旗帜,让各种人和资源向你聚拢。(具体而言,应该做到“耐心沟通统一目标”、“知行合一维护信用”这两点。)像滚雪球一样,越往后,自己、团队和友军越能获得更多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