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得到大学

[得到大学课程作业] 利用“教育家思维模型”管理长期目标

  前一阶段CEO对我所在部门进行了调整,剥离了短期业务,剩下的人被明确赋予了一个长期目标。这个目标实现难度很大,但战略上对公司非常重要。

  我很同意“教育家模型”这一课的一句话:“管理长期任务的挑战是,时间会稀释你的目标感。”此前我们部门的目标感的确有点模糊。某种意义上,这次组织调整,就是公司高层在用最直接的行动点一下。因此组织调整后,重点如下:

1. 把精力放在统一目标上:

  通过All hands和头脑风暴等形式,统一团队共识,让每个人都弄明白这个部门的使命和路线图。我们并不是要求大家像阅兵方阵一样机械统一,相反,希望一线同学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更高效合理的决策,只要每个人清楚目标和底线在哪里,不南辕北辙。

  进一步也花了很多时间和其他部门沟通。总之,把目标昭告天下,争取所有人的知晓和配合。

2. 用持续行动维护信用

  我们定下规矩,每两周,副总裁和总监们都要深度讨论和复盘一次。有时候会上吵的很凶,但最终,做了不少“艰难但正确”的决策。

  例如,决定向另一个团队让出一块成熟而容易出绩效的业务。因为这个产品与我们的战略目标关系不大,应该把人手撤回来,保证核心战场的“范弗里特弹药量”。

  这个行动清楚告诉所有人:“我们是认真的”。一线同学的注意力变得集中;与“礼让跑道”的兄弟部门之间,边界更清楚,信任感更强,他们经常主动为我们提供各种关键的火力支援。

  总之,从我的实际体会来看。拥有一个长期目标,虽然一时会面临更复杂困难的局面,但处理好的话,这个目标本身就会变成一面旗帜,让各种人和资源向你聚拢。(具体而言,应该做到“耐心沟通统一目标”、“知行合一维护信用”这两点。)像滚雪球一样,越往后,自己、团队和友军越能获得更多成就感。

[得到大学课程作业] 利用“指挥家思维模型”推动多部门复杂协作

  这个季度,由我的部门牵头推动一个重要项目。该项目对公司具有的战略意义,但是难度又很大,尤其是复杂度很高,涉及到7个不同的部门(算法研究院、1个数据中台团队、1个硬件中台团队、1个系统中台团队、3个前台行业部)。所有部门都有各自不同的打法,例如:

  • 对硬件团队而言,开一次模上百万,换个供应商一般12个月才能保证稳定。
  • 然而,对前台行业部来说,紧贴客户订单quick and dirty,因为每半年要根据业绩末位淘汰。

  我是怎么解决的呢?借鉴“指挥家思维模型”,在立项时,通过和各方的反复沟通,统一了重点:

  1. 明确业务节奏和进度里程碑。确保业务节拍不同的团队,互相能够产生节奏配合,例如硬件产品推出前大约4个月,市场团队已经开始上一代产品的回访和新技术布道。

  2. 规定各个层次产品和业务的关键产出。划出下限,确定最坏情况下也必须限时拿下的山头。同时提前准备好风险预案。

  3. 安排内部“吃自己狗粮”团队和Beta天使客户。每一版新产品刚推出,都会在特定的内外部用户先期投入试用,听取反馈,验证产品可行性。通过Alpha 和Beta测试,建立标杆项目,总结最佳实践手册以后,再大范围推广。

  总之,通过抓住“同步节奏”、“划定下限”、“先期排练”这三件事,推动复杂的战略项目逐步落地。

[得到大学课程作业] 注意投资者思维模型的局限性

  这一期4个思维模型都和投资者有关,重点都是建立模型并遵守纪律。如果在复杂背景下进行跨领域博弈,这都是好工具。然而,大多数人不是职业投资者,最好弄清楚模型的适用边界,保证独立思考,以防东施效颦。

  亲身经历,作为创业企业的联合创始人,我就有几次郑重提醒自己的CEO:你负责融资,和VC打交道很多,似乎被他们的模型“过训练”了。

  举个例子,这些年很多风险投资人都在强调“网络效应”的概念:不仅仅企业和客户存在买卖关系,客户之间也能互相连接,进而增加系统粘性。对资本而言,这种生意可以通过烧钱进行催化,最终通过网络规模建立垄断。很多投资机构把“是否有网络效应”写入模型,以决定标的估值。

  “网络效应”的思路适于 toC 基础服务。进入其他领域,例如 toB 企业级服务,情况就变了:

  1. 从业务逻辑而言,企业不太可能因为同业或上下游的公司在用某个软件,就非用它不可。甚至恰恰因为是同类企业,所以存在关键需求的差异:竞争对手强调品牌营销,我强调供应链降成本……这意味着,对手的软件供应商未必合适我,应该寻找符合自己战略的解决方案。toB 采购更强调“标杆效应”:供应商的方案与企业本身的策略一致,且已有成熟的落地案例。

  2. 从产品逻辑而言,“网络效应”本质还是增加迁移成本。但并非只有这一条路能增加产品粘度。大多情况下,做好功能和服务,解决客户问题,让他没有离开的动力,就够了。尤其是toB 场景,没有企业会乱折腾,轻易迁移软件系统。

  回到投资者的角度。他们喜欢建模,简单点说,就是外行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以筛选更多投资机会。模型就意味着抽象概括。投资者有机会多次下注,只要掌控概率就够了,创业者却是All in,因此必须洞察每个关键细节,细节是魔鬼。

  淘宝免费,不符合“产品必须收费”的陈规;京东做物流,不符合“尽量做轻”的陈规……随后,投资人跟随成功创业者修改了自己的模型,然后又对下一代创业者说:“你必须XXX,我才投你”。

  总结一下,专业人士要相信自己在客户现场获得的洞察,不要屈从陈规俗见,不要被投资界的模型过分“驯化”,导致动作走样。我们最该从巴菲特和索罗斯那里学到的,正是独立思考本身。

[得到大学课程作业] “转型者思维模型”:阿里云,一次成功的转型

一、背景

  阿里云目前占国内云计算市场50%以上,全球三强,近几季度保持高增速。

  然而2010年常见说法是:百度擅长技术,腾讯擅长产品,阿里擅长运营。阿里的技术形象并不吸引人。

  如何从电商公司转型为数据公司?这期间,我恰好在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做产品经理,分享一点“转型者”的亲身体会。

二、做了什么

1. 明确“数据为王”,巧妙包容原有主力业务

  2010年马云在国外讲演,“我们的云和别人不一样,核心是数据。”今天看来,他在试图解释“大数据”概念,此时big data这个词还没有在美国诞生。阿里内部很早建立共识:判断一件事是否重要,标准是“数据”。

  “数据为王”的战略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企业使命不矛盾。同时新的价值体系能包容原有业务:什么业务能产生含金量最高的数据呢?淘宝、支付宝……因此原有主力团队也会兴奋的加入进来,重新从数据的角度讲故事。

2. 用各种方法保护新业务

  早期阿里云不成熟。广为人知的事是2012年内网几千层楼的帖子,对王坚博士万炮齐轰。当时公司做了几件关键的事:

  1> 把阿里云和其他团队隔开。(如果微信团队没和总部隔开会怎么样?)

  2> 培养生态系统。团队被反复强调的纪律是,如果客户在做同样的研发,不要抢饭碗,往后退,一直退到没人愿意做的苦活累活。只要他们愿意迁移到云上来。

  3> 最难的时刻动用组织手段。例如让陆兆禧当CDO(首席数据官),内部都知道老陆已被定为下一任CEO。

  最终,发动所有协作力量,把主要数据和业务都迁移到了云上。

3. 构建数据中台,上云没有回头路

  业务上了云,如何保证局面不后退?最关键的是建立数据中台。前台业务产生的核心数据,全部收拢到一处。业务只有留在云上,才能获得基础设施和关键数据的支持。具体内容媒体报道很多,搜索“5K项目”。

三、结论

  阿里云是一次成功转型。个人认为以下因素是关键:

  1> 明确“数据为王”的新价值体系,巧妙包容原有业务;

  2> 用各种手段保护新业务,建立协同;

  3> 建立数据中台,让业务没有回头路。

  转型的复杂性要高于初创。要谨慎设计,要耐心推进,要在艰难时刻顶住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