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4个思维模型都和投资者有关,重点都是建立模型并遵守纪律。如果在复杂背景下进行跨领域博弈,这都是好工具。然而,大多数人不是职业投资者,最好弄清楚模型的适用边界,保证独立思考,以防东施效颦。
亲身经历,作为创业企业的联合创始人,我就有几次郑重提醒自己的CEO:你负责融资,和VC打交道很多,似乎被他们的模型“过训练”了。
举个例子,这些年很多风险投资人都在强调“网络效应”的概念:不仅仅企业和客户存在买卖关系,客户之间也能互相连接,进而增加系统粘性。对资本而言,这种生意可以通过烧钱进行催化,最终通过网络规模建立垄断。很多投资机构把“是否有网络效应”写入模型,以决定标的估值。
“网络效应”的思路适于 toC 基础服务。进入其他领域,例如 toB 企业级服务,情况就变了:
1. 从业务逻辑而言,企业不太可能因为同业或上下游的公司在用某个软件,就非用它不可。甚至恰恰因为是同类企业,所以存在关键需求的差异:竞争对手强调品牌营销,我强调供应链降成本……这意味着,对手的软件供应商未必合适我,应该寻找符合自己战略的解决方案。toB 采购更强调“标杆效应”:供应商的方案与企业本身的策略一致,且已有成熟的落地案例。
2. 从产品逻辑而言,“网络效应”本质还是增加迁移成本。但并非只有这一条路能增加产品粘度。大多情况下,做好功能和服务,解决客户问题,让他没有离开的动力,就够了。尤其是toB 场景,没有企业会乱折腾,轻易迁移软件系统。
回到投资者的角度。他们喜欢建模,简单点说,就是外行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以筛选更多投资机会。模型就意味着抽象概括。投资者有机会多次下注,只要掌控概率就够了,创业者却是All in,因此必须洞察每个关键细节,细节是魔鬼。
淘宝免费,不符合“产品必须收费”的陈规;京东做物流,不符合“尽量做轻”的陈规……随后,投资人跟随成功创业者修改了自己的模型,然后又对下一代创业者说:“你必须XXX,我才投你”。
总结一下,专业人士要相信自己在客户现场获得的洞察,不要屈从陈规俗见,不要被投资界的模型过分“驯化”,导致动作走样。我们最该从巴菲特和索罗斯那里学到的,正是独立思考本身。
讲个故事,某医院用了一家小公司的信息系统软件,虽然谈不上好用,但大家都用习惯了,后来有一天一家做得更好的公司找上门来,说你们这系统不好用,长得也丑,换我们的吧。好心的信息科主任说,我们都是花了钱买的,而且用习惯了,就算你们免费给我们用,我们也要考虑换不换呢。所以企业服务软件的迁移成本是不低的,特别是有一些个性化需求的软件,做软件开发的都讨厌改个性化需求,然而这个过程中也会加剧对方依赖你的程度,换个角度看问题,其实也有好的一面,所以先发优势是很有价值的。相应的,2C市场讲的是数据沉淀,你要更懂用户,当客户转投他人怀抱时他觉得失宠了,那就对了。做企业和搞投资,原则相通,但具体到战术层面,不可照猫画虎啊。
非常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