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阿兰·德波顿

阿兰·德波顿的《亲吻与诉说》

  阿兰·德波顿的《亲吻与诉说》买回来在书架里放了大半年了,连塑料膜都没撕开。周一顺手拿出来,在上下班地铁上看。来回坐了三趟地铁,今天早上去上班的路上读完了。

  虽然这是一本小说,其实内核和阿兰·德波顿的那些散文差别不大。更多文字是在旁征博引和内心思辩,基本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前女友抱怨“我”只关注自己。因此“我”决定尽可能了解新女友,事无巨细,给她写一本传记。于是读者们开始跟着“我”一起探索伊沙贝尔,一位25岁漂亮伦敦女孩,的全部生活细节:家族、童年、朋友、兴趣、弱点、习惯……很多地方相当有趣,例如她和17个人接过吻(第1个接吻对象是自己的妹妹)并和其中10个人上过床(“我”还为此整理了一个数据表格)。一边,伊沙贝尔碰到一个特别有耐心的听众,傻乎乎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倒出来了,另一边,“我”却在暗自大开脑洞。最终伊沙贝尔厌倦了“我”的窥探,分手。

  阿兰·德波顿广博的知识,纷纷杂杂稀奇古怪的想法,流畅而有才气的文字,都非常有趣。故事本身体现了某种理性主义的悲观:即使交流了这么多,人和人之间仍然无法彻底理解和接纳。真的没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吗?有的,比如,我觉得第六章最后那几句太好玩了:

  “你是不是也想把自己的名字加在我那个讨厌的小名单上?是不是?”

  “我一向喜欢数字18的。”

阿兰·德波顿的《写给无神论者》

  《写给无神论者: 宗教对世俗生活的意义》买了好久没看,一直摆在书架上。最近找出来在地铁上读。阿兰·德波顿的文笔、洞察力和逻辑从来都很好,翻起来很快。

  这本书是一个无神论者写给另外一个无神论者,讲的是无神论者该如何看宗教。

  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是,“关于任何宗教,人们提出的最无聊最徒劳的问题当数,它是不是真的”。无神论者面对宗教,常常产生情绪上的本能排斥,往往忽视宗教在的群体组织、悲悯慈善、教育公关、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极高成就。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组织和意识形态,基督教、犹太教和佛教有很多智慧值得世俗中人体味和借鉴。

  关于群体和个性:良好的群体管理最重要的原则恰恰是接受个人对集体的排斥和叛逆,人们无法忍受一个永远有条不紊秩序井然的群体。各大成功的宗教都设计了很多类似基督教“愚人盛宴”这样的环节,让信徒们释放傻气、减轻压力,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关于善意和教导:现代自由主义非常反感向个人生活方式施加压力,成人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别人没有权力向教训孩子一样管他。但这也许有些过了。理所应当觉得每个人就必须是100%成熟的,完全不需要约束和引导,这本身就缺乏善意,最终也不会给人自由。关于如果构建内心,现代大学尤其是中国的大学,比宗教做得差很多了。

  关于悲悯和慈善:其实大多数宗教明智地认定,我们都是有先天缺陷的动物,无法持久地拥有幸福,受困于情绪和欲望,为了名利遭受失败,无时无刻迈向死亡。其实谁也帮不了众生,包括神仙。普通人需要的,未必是奇迹般扭转的可能性,而是哭泣、倾听和被怜悯。

  关于艺术和建筑:何为优秀的艺术家?宗教对此的定义是,能产生可以打动人心的作品。源于宗教的本质,其对生活的深入反思远远大于其他行业。艺术的价值恰恰在于“无用”。那种超脱于世俗功用全情奉献的匠心,或者现在恶俗一点的说法,“情怀”。

  关于制度和品牌:独特性是必须的,各路宗教敢于在广泛领域中张扬其一致的品牌身份,从思想、审美、服饰、烹饪,都在做PR。宗教对权力和制度的安排非常复杂,而且历经上千年的演进。而今天大多数国家、政党、公司所采取的管理形态和思维方式,未必能存续百年。

  一直很喜欢阿兰·德波顿,他对细节的描述,让人感受到思考和洞见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