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外发展的职业球员一般在转会第二年遇到瓶颈。对于系统分析员有个类似规律:小心进入新领域后的第二次设计。
刚涉及陌生领域,战战兢兢,因此放低期望值,尽量采用熟悉可靠的设计和技术,遇到变化能容忍妥协。而到了“第二个赛季”,虽然客观上面对前一版剩下的“难啃的骨头”,但由于对领域知识有所了解,半瓶水晃荡,需求分析时就会有意无意添上很多漂亮但不重要的内容,设计时也总想用时髦的新技术弥补上一版的遗憾……眼高手低往往搞砸。就连成熟的大公司开发的软件产品,“2.0”都是危险阶段。
到目前为止,在生物信息组的工作还算满意,但接下来进入深水区,必须加倍谨慎。
- 备份到目前为止的资料、邮件、文档、工具、代码和测试数据
- 沉下心,扎扎实实沟通,需求分析很琐碎,文档、画图、开会……要拿出热情来
- 整理需求,分级排序,时刻提醒自己,那些很酷的东西,比如分布并行,比如Web Service,比如泛型技术,并不一定真正重要
- 修改接口协议要谨慎,一定要修改,必须首先更新相应的单元测试代码
- 多花时间帮各个算法模块的作者,在保证代码工程强度的前提下,让博士们腾出更多精力投入研究
- 里程碑和deadline,重要的不是日期,而是不断监测和调整
- 砍掉不必要的,砍掉风险大的,砍掉机器可以做的,砍掉资源不够的……逼急了,砍掉某些人
Pingback: joyfire 王乐珩 » 进入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