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流水帐

软件研发和团队交流

  下面每一段话都源于近半年的亲身经历,很多话是拥有十几年软件经验的老兵的原话。

  当了pm,尤其是没有界面不需要Axure的底层Web Service的pm,依赖一支巨大的分布式团队,面对不止一家强势客户,交流就成了最关键的任务。半年前我还是中科院里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宅男,与生人聊非技术话题有障碍,害怕给陌生人打电话,外出聚餐拿菜单看半天也不知道点什么。幸运的是,跳槽后碰到几位好上级,每次掉进坑里都能获得诚恳的建议,甚至专门帮我复盘。

  我有每天记录想法的习惯,很多内容整理之后就发BLOG。但这个“团队交流”的主题等了很久。涉及公司内部信息,无法带上具体场景,很多血泪经验就成了糖水大道理。也因为积压太久,即使只放是糖水大道理,慢慢也存了很多段。不管怎样还是发出来吧。

  公司一直在剧烈重组。以往我设计软件架构很少考虑人的交流因素。现在算是理解了著名的Conway’s Law: A design reflects the struc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that produced it。这条定律的意思是:什么样的团队组织结构,最终就会开发出一模一样的软件架构。如果有四个团队合作开发编译器,系统最终一定会长成一个四阶段编译器。所以大型软件组织内,在重构系统之前往往先reorg团队。对分布式的团队,更加如此。前一阵很多人在Blog里写分布式团队的交流问题,用了很多招数,例如两边架起摄像头和大屏幕,形成一个虚拟的统一环境。

  到飞天团队,发现与以前在pFind倡导的工程实践没太多区别:SVN、BugFree、定期重构、单元测试、站立会议、代码review……所不同的是执行。飞天主力是微软出来的,有软件工程基因。制度和团队平台给力,就算是大三实习生也能大展拳脚,两三天内完成千核并行复杂算法的剧烈重构和测试。实际上pFind团队规模已经很大了。飞天内很多小team总共才四五条枪,而且大多是本科刚毕业甚至实习生,有些专注于统计机器学习的算法团队,工程产品也非常宏大。这是人际沟通和工程效率问题,不是学术或工程的非此即彼的投资方向选择。对pFind感情很深,希望后继者有勇气和智慧做到我没能做到的。

  敢提出傻问题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很多新人、边缘人、接口人都有交流障碍:不敢把点子或疑问拿到桌面上来,借口是:还不了解情况,等我彻底变成“自己人”再说。怕问错了显得不够牛,或者问对了牵涉别人的利益。明哲保身是动物本能,但它仅仅在黑暗森林低级生态环境下才算是最佳策略,在一个有序、专业、理性的团队里,过分谨小慎微只会显得无能,让别人放弃对你分享信息。反过来,直言不讳也是一种压力测试,可以借以观察团队氛围是否正常。

  tech lead最重要的素质是充分沟通的勇气和器量,“领导和下属之间应该’下棋’而不是’打牌’,在信息对等的情况下决策。尤其是坏消息,必须第一时间告知下属,坏消息往往传得很快,最好让下属从你这里首先获知。”反过来,最愚蠢的举动就是伤害团队对自己的信任。情绪管理、私人利益、交流效率都对信任感造成影响。

  网络公司的技术团队往往被分为前端团队、后端服务团队和基础平台团队。不同类型的团队交流和思考的方式不同。出色的基础平台团队,节奏感往往非常强,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开始只做最难最重要的事。

  需求分析的时候,用户经常是在告诉你怎么做(How),这些信息没用,你要问清楚他们的本质需求(What/Why)。用户说要什么就做什么往往死得很惨。福特说:“如果最初我去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一定会说:一匹更快的马”。

  技术->项目->产品->服务,这是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和一个陌生的技术团队聊,最重要的就是评估他们在这条打怪升级的不归路上位于何处。已经拥有成熟服务的团队会问你:“需要多大程度的可用性?我们的服务目前能达到五个 9,也就是一年无故停机最多5分钟。”(关于服务怎么运维,现在DevOps讨论很热,推荐看看这个

KDD 2012第二、三天

  继续参加KDD2012,这两天不断在会场上碰到以前计算所的老同事、阿里各子公司BI团队的同学、在阿里云认识的客户和合作伙伴。Big Data圈子好热闹。

  今天感觉最有意思的内容,包括一早上Michael I. Jordan教授的报告Divide-and-Conquer and Statistical Inference for Big Data(大数据的分治和统计推断)。以及关于推荐系统和个性化的Session A3。不过很遗憾下午要回公司开一个比较重要的会。

  我们明天再见,我还是最关心Session A3

KDD2012将在北京举行

  第18届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ACM学术会议,也就是KDD 2012,8月12日将在北京举办。这次大会的主题是Mining the Big Data。由于阿里云是赞助商之一,所以我弄到了参会名额。

  这次的KDD cup 2012,题目使用了腾讯微博和搜索引擎的数据。负责主持的是Kaggle,数据挖掘领域著名的竞技平台,里面举行的比赛奖金颇丰。

  2004的KDD cup,题目是生物信息领域的,pFind团队的yfu大牛取得全球并列第一。

  而让KDD cup名声大震的,当数2006年的Netflix Prize,悬赏100万美元。现在国内推荐系统领域领军人物xVector,就是凭借这次大赛成为大众偶像。这是戏剧性的一次大赛,纽约时报全程报导,xVector的团队在最后20分钟痛失第一。

  我们会上见。

高据势要者

  刚从杭州开会回来。

  周四上午降落在萧山机场时,跑道上还是干的,等飞机停好舷梯车靠上来,已经开始瓢泼大雨。乘客们打开手机一查,原来台风逼近。于是机舱里鸡飞狗跳,都想抢在前面下飞机。空中小姐却挡住路,连头等舱的客人也不让过。

  从窗口一看,来了一大堆迎接的人,有位带队领导正等在舷梯底下,头等舱的某总庄严地步下飞机。两个领导后面都有人打着黑伞。那阵势特别像新闻里的外国领导人来访。又有点像周星驰电影里的赌神露面。亲切的握手,友好的对话,请上车,20多人风卷残云般去了。

  整天都被这种阵势捧着,很容易自我感觉良好。我忍住笑,想起曾国藩的话:

     自秦汉以来,迄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据势要,雍容进止,自以为才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以异也。

亚马逊首页,Jeff Bezos关于the Amazon Career Choice Program的一封信

  亚马逊首页大大咧咧地放上了Jeff Bezos关于the Amazon Career Choice Program的一封信。

  优秀的企业家往往和艺术家一样,得等人死了,附庸风雅之辈才会扑上来顶礼膜拜。我还记得十几年前在《计算机世界》杂志上看到乔布斯重返Apple之后发布的新一代全透明机箱的iMac,没过多久又推出带着2G硬盘的MP3播放器iPod。那时MS Windows正如日中天,杂志上到处都是对乔布斯的悲观预言。同样的,Jeff Bezos这些年来始终被低估,其实他是阿里巴巴值得尊敬的强大对手。

  云计算领域,AWS正在为进入中国市场做着扎实准备。阿里云内部对此非常紧张。

第一句话&回不了天通苑

  随手记录两件事。

  早上带着小婴儿外出做客。女儿刚坐到车里的婴儿安全座椅上,突然说了人生的第一句话,叫的是“爸爸”。所以一整天我都特开心,每次她一喊“爸爸”,就屁颠屁颠跑过去,给女儿递她够不着的好吃的和玩具,或者让她拽头发。

  下午北京持续大暴雨,回天通苑的立汤路积水断路了。立水桥河水倒灌,好多车都熄火漂起来了。想绕路,还没走多远就堵死,一些红绿灯都失效了。看到市政工人很幸苦,在大雨里站在十字路口没膝的积水里,举着"此处篦子已经打开,请绕行"的牌子提醒来往车辆。交通台不断念叨:“东二环、南二环、西二环,北三环……我们尤其同情住在天通苑和北苑的同学们……大家没事尽量别出门了,司机们发现积水不要冒险涉水通过……”

  最终只好开到亲戚家借住一晚上。据说接下来三个小时降水量会超过50毫米,大雨会一直持续到明天早上10点。

Boss H这么说emily的工作

  上次提到yb和emily的论文发表了,那时候网上还搜索不到文章。现在已经正式出版,可以从pFind组的官方网站处下载

  周五的时候,我受邀去参加论文合作者的庆祝宴会。尽管已经从pFind离职了,还是很高兴能和大家再次分享和回忆这中间的故事。其实上次去上海的时候,我已经和emily吃饭庆祝了一次

  这次宴会里没有emily是大家的一个遗憾。Boss H在今天特别发了邮件:

     我想特别祝贺emily,无论从算法的创新还是软件上的工作量,都值得敬佩,毕业答辩的PPT也很认真、很精彩。pLink这篇文章是大陆科学家独立完成的第三篇Nature Methods文章,是蛋白质组学的第一篇。希望这个成绩鼓舞emily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再放异彩。路很长,慢慢走。

  袖子曾经在一篇BLOG里提到过,他在离开后才意识到,自己已被打上了pFinder的烙印。这也是Boss H一向引以为傲的(你可以看看他的《致同学们》)。从这个组里出去的人能在新的岗位上承担大任,归功于在组里经受过高水平的训练,体验过什么叫做追求完美,什么叫世界前沿。当然,坦率地说,每人情况不同,有留下了终生痕迹念念不忘的,也有毕业第二天就不再是pFinder的。

  yb要出国了,zf要出国了(关于他,看这一篇这一篇),chf要出国了,某种意义上大家会渐行渐远。不过有些朋友,即使十年不联系,再打电话过来,也会马上去和他通宵喝酒。

  关于yb和emily这篇论文,以后就尽量不在BLOG上提了,我离开学术界了,一切从头开始。不过我会一辈子为自己是这篇论文的第13作者而感到骄傲,这是一项真正可以改变世界的科学发现,也圆了我好多年前的梦想(刚刚查了查时间,那篇写愿望的BLOG恰恰是认识yb前一天写的,挺有趣。BLOG是一笔财富)

研究金融做空

  最近ODPS开始筹备对外开放,忙起来了。老出差且没空买书。飞机上的空闲时间都是看视频。

  这两天睡前的碎片时间,在踅摸做空大鳄的手段。两个主要关注的案例:一是citron指控恒大的报告,二是Anonymous Analytics指责360的报告。后者是IT行业内部的事,不多说。倒是前者让我更多理解了房地产行业的金融运作。

  citron指控恒大最主要是两条,首先是投资性物业的价值被大大高估,其次大量信托融资都没有合并到财务报表里。严格意义上来说,报告里其实没有给出非常有利的证据,否则就会有投资人直接起诉了。citron也没说恒大就是欺诈,而是说其信息披露不够,要求更多解释。这就是上市企业的特点,你有自证清白的责任。

  citron此前之所以所向披靡(指责18家中国海外上市企业,就让其中7家被摘牌,9家股价跌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还是因为这些企业自己屁股没擦干净,肆无忌惮作假,被当胸抓住。所以单纯骂人家是外国强盗,阴谋掏空中国,恐怕没什么用。这一类做空者,清道夫,秃鹫投资者,往往在大众眼里被丑化(比如港剧里面的丁蟹),其实它们是监督上市公司不敢说谎的重要力量。国内股市就缺这种角色。

  查了查citron的发起人,有个合伙人自己当年就有期货诈骗前科,现在洗心革面当“白帽黑客”,利用江湖经验合法做空赚钱。

  至于在股票下跌时,如何利用期货做空赚钱,这是金融常识。可以搜索一下“期货+融资融券”。

  最后,以上这些阅读和写作,仅仅是为了放松消遣。我从不买股票,也对纯金融领域的职业毫无兴趣。不过ODPS有金融行业的客户。

  说到金融,出口,经济形势等等话题。马云去年斯坦福讲话包含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清楚阐述了阿里云是干什么的,与其他云计算公司的不同;再如他预言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差,三年后和现在的美国欧洲一样。

关于着装

  着装是一件大事,体现了倾向性和企业文化。偶像yang姐当初就是因为某个著名外企上班不允许穿牛仔裤,才愤而选择了Google。

  在央视大裤衩对面的环球金融中心上班,同一个楼里的全是渣打、BP这样西装革履的高帅富。而俺们整天就是T恤衫牛仔裤,zdh老大说,阿里云是这个楼里面最不贵族的。

  昨天有人爆料,此前阿里云和BP都在旁边的泰康金融。BP的帅哥靓妹实在忍受不了,曾经向大厦物业投诉,说阿里巴巴的人太不注意着装,实在影响整个写字楼的形象。后来,环球金融中心开通以后BP就搬过来了。悲剧的是,没多久阿里系的企业都纷纷挤进来:淘宝、支付宝……最后阿里云也追着搬过来了……

  又听说,环球金融中心给阿里云下一期续费开出了三倍的租价。

  最后,与本文毫无关系的,刚发现胡戈不止给腾讯做过广告,也给阿里云手机做过这个巨搞笑的广告。

流水帐

  前天晚上紧急飞到杭州来,参加昨天早上的项目会议。此前邮件里,各方面虽然都推荐我是这项目最合适的pd,但又都认为工作将会很困难。会上,我把技术和业务瓶颈都说清楚了,等老大们斟酌。很多技术困难说到底还是商务问题。3个公司5个团队,需要大量协调。

  好一阵没写代码。这两天为给ODPS写用户文档,用MapReduce写个Join的例子。也算活动活动生锈的大脑部件。

  编程这手艺放下就会生疏。周围好多人都说要一直写代码到退休。而离开编程的人,受到各种鄙视,尤其是他自己的鄙视。

  昨晚11点下班的时候,跑到三层去看nh老大。他忙得都顾不上理我了。公司里一大坨人都在电脑上看欧洲杯(CNTV网站的底层租用阿里云的各项云服务,例如CDN,欧洲杯期间视频流量爆发性增长),nh这几天需要连续通宵值守。

  今天中午偏头痛又犯了,回宾馆睡了会儿,下午支撑着过来,终于调通了程序。还挺有成就感的,头居然也不疼了。刚订了飞机票,明天可以飞回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