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列书单

五一比赛日,五二堵车日,还有书单

  五一上午,看休斯顿火箭队的比赛,姚明终于打进了季后赛第二轮。桀骜不驯的阿泰斯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姚明每天都是第一个来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他是我们当之无愧的领袖”

  五一晚上,去工体看北京国安对上海申花的中超联赛。京沪德比气氛一向刺激,加上又是节假日,几万球迷声势浩大,还看到很多戴绿头带的老外。当然,也有一整看台是上海“蓝魔”方阵针锋相对,武警叔叔层层保护。

  遗憾的是最终0:0互交白卷。下半场上海队球员频频倒地,拖延时间,激起全场京骂。我更赞赏“绿色风暴”和“御林军”专业球迷方阵:对方一倒地,就有节奏喊“脓包”“狗熊”;当主裁判要求下场治疗,球员举手示意可以继续比赛时,就报以强烈嘘声。这给裁判和客队施加了压力,又没跨过界限,变成人身攻击和辱骂。

  今天去怀柔旅游,但不太成功,高速公路都被出京的车塞满了。下午回来,逛五道口的光合作用书店,买了几本书:许知远的《醒来》萨冈的《我最美好的回忆》莫顿森的《三杯茶》以及芬德拉的《北极光,请将我忘记》

      

2009.04.23列书单

  这两天事情多,生活规律又开始乱套。今天下午Paper Reading开完会,几个人一起去中关村吃意大利餐。吃完我独自去逛第三极书店。没想到再出来雨下大了,半天打不到出租,淋得湿透,现在裹着毯子捂自己。

  本意是买蔡志忠刚出版的新作《猫科宣言》,以往很少浏览文学漫画区的书架,索性顺带多买几本经典的:西尔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不过两本都遇到点儿波折,对于前者,电脑查询明明有库存,却总也找不到,热情的店员满头汗,最终在儿童漫画区里发现了;对后者,回到家才发现老妈已买过一本三联版的《向左走,向右走》,印刷质量似乎还要好过我这版人民文学的。

  此外还买到了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富兰克林自传》

        

  BTW 1:还在考虑多出来的这本《向左走,向右走》赠送给谁,我想给单身人士更有意义。

  BTW 2:等出租车的时候,我用衣服挡住书,但仍然渗湿了很大一块边沿。还是老妈有经验,用厚厚的报纸压住,现在干燥平整,基本看不出来了。

列书单.2009.4.7

  今天第一天上班,状态不错。刚好清明假期宅在屋里,导致“精神食粮”断顿儿了,于是奖励自己逛书店。

  买到了陈年的《归去来》、迪安的《西决》、韩寒的《光荣日》、Laney的《内向者的优势》、Cunningham的《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中文版》、Neal Ford的《卓有成效的程序员》、Sharon Rose的《有趣的制造》

            

  有点儿兴奋过头,买多了,一大摞书加上笔记本电脑包,差点扛不回来。幸亏5号线地铁里遇到一位好心的女孩子,看我狼狈不堪狂滴汗,就给我让了位子坐。坐到最后才发现,她是和我同一站下车。可惜俺哆哆嗦嗦说了谢谢以后,就再不敢抬头仔细看了,只记得带着很大的耳环,身材很好。嗯,毛主席保佑美女天天幸福。

  前两天看了Rachel Getting Married。非常喜欢其中的不断递进的情节交代、混搭的音乐背景,以及DV风格的长镜头。不过豆瓣上评价两级分化,可能有些影迷无法接受心目中的偶像美女扮演这样一个孤僻的戒毒者。这部电影和The Weather Man风格很类似,前半部很压抑,激烈冲突之后获得自我的拯救和平静,都是成年人的故事。

  

列书单.2009.03.27

  最近全都是不断的架构设计、双人编程、代码审核、文献检索和技术报告。

  今天好不容易去了一趟海淀图书城。买到了Paul M.Duvall等人的《Continuous Integration中文版》、Ben Forta的《Sams Teach Yourself Regular Expressions in 10 Minutes中文版》、韩寒的《一座城池》、萨特的《文字生涯》、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奥德丽·尼芬格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推荐《亲爱的安德烈》

  前两天又特别忙,总是23点以后才回家。今天一觉睡到13:00才起床,下午去银行还贷款,合同规定每月29日之前还钱,可2月份就麻烦了,呜呜。

  办完事去逛中关村图书大厦,买了龙应台、安德烈的《亲爱的安德烈》阿尔博姆的《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艾丽斯·施罗德的《滚雪球(下)》阿朱的《走出软件作坊》Eric Brechner的《I.M.Wright’s“Hard Code”中文版》

        

  推荐《亲爱的安德烈》,几个小时就读完了。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与父母沟通是个大问题,身边同龄朋友大多为此困扰。两代人之间能像龙应台和安德烈这样交流和反思的,实在是太少了。很喜欢这对母子的智慧和幽默感。

上班第一天,列书单

  第一天上班,还没拢住神。所以整理邮件,制定二月份的todo list。下午提前溜出去泡书店。

  想轻松些,所以这次挑的大多是通俗畅销书。买到了艾丽斯·施罗德的《滚雪球》米涅的《法国革命史》布隆代尔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奚恺元的《别做正常的傻瓜》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

        

  总感觉很多读过的书都忘掉了。记忆这东西不靠谱。

  在豆瓣上乱翻友邻的书单,发现熟悉的封面,都是小时候疯狂喜欢的童话和漫画,赶紧标为“读过”。

      

列书单.2009.01.20

  好久没买新书,最近几周在家养病,“存粮”耗尽。这两天为假期储备战略物资。

  昨天在光合作用买了马克斯·苏萨克的《传信人》,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和石田衣良的《池袋西口公园》。在轻轨上看《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差点坐过站。夜里临睡,翻开《传信人》,没想到停不下来,一口气读到最后一页才罢休。

    

  今天去办房贷转7折的手续,逛中关村图书大厦。买了Jon Bentley的《编程珠玑》、Toby Segaran的《Programming Collective Intelligence(中文版)》、梁文道的《常识》、鲁迅的《朝花夕拾(插图本)》和苏缨的《纳兰词典评》

        

  《Programming Collective Intelligence》值得推荐,内容是讲机器学习的,但集中面向网络产业的创业者和工程师(原书的副标题是:Building Smart Web 2.0 Application)。机器学习技术在互联网的各种典型场景应用,例如关联产品推荐、垃圾内容过滤、搜索引擎、海量数据统计等,都有Python实例。查了一下,原来作者也是生物信息领域的:“Genstruct公司的软件开发主管,计算生物领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辅助了解药品机理。”

  组里不止我一人喜欢纳兰词。上次去BPRC的车上和hchi哥聊天,我这边嘴里刚带出“纳兰容若”四个字,他那里就脱口背诵起来:“人生若只如初见……”。其实和普遍的印象不同,这首《木兰花令》的词题是“拟古决绝词”,有的版本还跟“柬友”二字,表面上是情诗,实则是给故友的绝交信。

列书单2008.12.28

  回到北京以后,陆续参加各种年终总结会。剩下的就是在家休养。昨天去还房贷,顺路逛了逛中关村图书大厦。买了《绿野仙踪》《高卢战记》《漫长的告别》《蓝血十杰》

      

  《高卢战记》一直在找,这次终于拿回来塞书架。小时候看过《绿野仙踪》前三部。怀念与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的狮子一起旅行的奇妙时光。《蓝血十杰》和一般的经管书籍的有点区别,没有描写像神一样完美的伟大形象,倒像是盖棺定论前的回顾和审判。

  最近有空看美剧,刚把The West Wing第一季看了一半,很喜欢幕僚长Leo McGarry这个角色。总统在去议会发表国情咨文前对留在白宫的农业部长说:“你有最亲密的朋友吗?他比你聪明吗?你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他吗?那么这个人就是你的幕僚长”。 

论文的Comment和程序员的艺术细胞

  今天下午轮到我做Paper Reading,讲了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的这篇与生物信息有关的论文这期是bioinformatics专刊,还有更多其他的生物信息领域的分布式并行计算的论文)。我提到对这篇论文的两个质疑,cliu建议不妨写个Comment。的确,这样显得俺们中国人民不那么好糊弄。前两天北邮牛人还在大战Science灌水文章

  晚上难得按时下班,跑到五道口去泡光合作用,买到一本陈丹青的《纽约琐记》,还有这一期的《读书》杂志。

  

  缺少艺术细胞。制作网页、软件界面和PPT时,只会从别人帮忙配好的色系里选一套,这些颜色搭配对我而言只是神秘的RGB整数序列,敲进代码里就好了,如果你让我自己选择,那就像上刑了;音乐方面也是,本科时跟着wch哥学吉他,尽管会了《爱的罗曼斯》和《绿袖子》,可死活搞不定最基本的事:调琴弦,因为耳朵无论如何分不清音调。

  国内程序员和算法研究者大多都缺乏这种能力。周围很多朋友,包括组内的大多数人,PPT的字体颜色搭配和软件界面安排,实在难看。还算靠谱的,大概就剩下秀哥了,他作的pFind系列启动界面,很好很强大,受到广泛好评。

  梦想捡到一个艺术系美女,看画展听音乐会。给俺培训培训基础的鉴赏能力

  补:吃完晚饭,一大家子人抢WII。老妈的马里奥赛车已经接近专家级;而我的网球却沦落到人见人灭的地步了

列书单.2008.10.5

  从上海回来之前,买到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在火车上看。今天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买到了觊觎已久的《代码之美》

  

  《代码之美》文笔相当精彩。

  比如Google的架构师Jeffrey Dean和Sanjay Ghemawai的那篇,我很喜欢上来就单刀直入的写法:

  假设你有200亿个文档,想要统计出每个单词在所有文档中出现的总次数。假设每个文档的平均大小是20KB,那么一台机器读完400TB的数据需要四个月左右。假设我们愿意等待的时间足够长,机器内存足够大,那么相关实现代码十分简单,如下……

  Arun Mehta的那篇《当你与世界的联系只有一个按钮时》的开头,也同样吸引人:

  “Stephen Hawking(斯蒂芬·霍金)教授只能按一个按钮”,在给我们的需求说明书中,只有这句话。

  Hawking教授是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但他不幸患有ALS……只能通过Equalizer用一个按钮来写字和说话,Equalizer使用了一台外置的盒子进行从文本到发音的转换,现在这种盒子已停产,Equalizer的源代码也丢失了。

  为了在老化的硬件发生故障的时候,还能与外界保持交流,他联系了一些软件公司,希望能编写某种软件,使那些有着高度运动神经残疾的人能通过这种软件访问电脑。我们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挑战。我们把产品称作eLocutor,并决定让它开源,这样Equalizer的历史就不会重演了……

  八卦38个作者的个人资料。除了两篇bioinformatics主题文章的作者以外,Travis E.Oliphant(NumPy多维迭代器)和Andrew Patzer(REST方式集成Web服务)也从事生物信息领域的工作。